--李文通
我阅读喜欢评注,读尹伯的《岁月沉浮》一书亦然。因为我对文字有着近乎刻薄地挑剔,内心极其渴望学有所获,以丰富我恁多年来追求的立体性完美,期许有眼前一亮的情节甚或水灵灵的语言跳至我的笔端,拔高我的认知,彷如旅途中意外得到的盏盏琼浆。在尹伯的书中,我读出了老人家文字以外的意蕴,于是我勾抹出了眼泪、无奈和欣慰,我体味到了怅然、悲伤和快乐,我感动于这份奋争、坚韧和幸福……我极少给人写评,而面对这样一位可钦可敬的老人,必须挤出时间,跟老人拉上一段家常。
这是一部家史连国运的书。表层看,尹伯写的是家庭演变史、个人奋争史、后辈成长史,但深里看,整个尹氏家庭的命运无时不刻不与国家命运紧密勾连。想读书而时不许,想工作而须返乡,想施展抱负而又不得不夹缝中求生存,想为国家做贡献,而剧烈的政治生态下血腥和仇雠满地丛生,时代变迁后聪明才智刚得以发挥又要走下讲台的被迫和失意……国家厄运导致的家族生死考验、个人去留抉择、后世人生方向无不在书中闪现,面对起落沉浮的生命历程,人格、尊严、道德的坚守,面对生存环境的死难考验,良知、操守、品格的自我修缮无不渗透于字里行间。
这是一部永续可无疆的书。《岁月沉浮》是一部富有创意的书,前面是老人的回忆,一把辛酸满卷志趣,后面是后辈们的感念,敬重有加缕缕赤诚,足见编纂者用心之良苦,老人心愿之满足,后辈儿女之欣然。就恰如尹伯这泓温泉汩汩淌动,涓涓细流不断汇入,奔流而下,绵延不息。我想告诉尹伯的是,通过这本书,您告诉了后辈如何做人、如何长出息,后辈也从您这里得到了精神砥砺,找到了力量之源。我还告诉尹伯,这是一部可以永远续下去的家族大书,后辈的后辈都可以在您的近乎神旨的呵护下,保全名节,矢志奋进,走向辉煌,用他们留在纸上或书写在各自岗位上的成就,把您的精神一路光大,无涯无疆。
这是一部掩卷需深思的书。人这一生沉浮不定,酸甜苦辣都得尝、都得咽,有时候还得蝮蛇在手,壮士断腕,无处懊悔无处埋怨,期间不乏天意使然、命运拨弄和机缘掌控。但是我在想:先沉后浮才是幸福美满、先苦后甜才算上苍顾眷。那么,我们回首人生,苦难早已成为胡子里的故事,甜蜜才是眼下的可期可盼,又有什么心不甘呢?试看书中那些曾经嚣张的人,如今他过得咋样?老天长眼,苦非一辈子,乐也不终他一生。所以我们的人生顺序才是人间正道,才是丰满无缺。所以说,固守善良,才能笑到最后,笑声也最响亮。
这是一部励志催奋进的书。尹伯是不断求知的榜样--他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无论上学还是寻师,用知识武装自己的精神值得我们集体致敬,这在后来生活条件的改善上得到回报就是极好的例证。尹伯是刚柔并济的榜样--在家门不幸和去留决断之时,他有着中国文人的刚韧,也有着淳朴农人的隐忍。老人的经历告诫我们:任何事挺一挺,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尹伯是身心强健的榜样--他和女儿拉木柴的身影在我的眼前总是挥之不去,他戒烟成功的内心坚定也让我自惭形秽,他75岁时编写《初中平面几何定理汇集》和五集“三十年高中试卷题解”的背后该是花费了多少心血?尹伯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更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八十年,尹伯见证了当代社会的风雨沧桑,个人也从悲愤苦挣中踏入了快乐时光。回首往事,几声归雁。女儿女婿们的孝顺,孙辈们的进取,都是得以自慰的安详;侍弄菜园,散步读书,都是别人不尽的艳羡!
“纷纷节候,三百载小劫才过,攘攘底事,两千岁不过中年。千局尊前,浮身锦绣,九州红尘,满怀春光。大气吞鲸如小芥,长征万里去复还。”这是我在一篇“散曲”中写过的话,送给尹伯,祝您安康长寿!
作者简介:李文通,1964年生,河北易县人,满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学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崇陵盗案》《那年土匪二三事》《青春期》,专著《我们的燕国》《家乡痒痒事》《前贤英烈》,电视剧《最后的贵族》《狼牙山高易水长》《那年有匪》《重机枪》等。部分作品获奖并译到国外。
(待续)
本文经作者或其家属授权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文责由作者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