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明道

 

41、当了民办教师

文化大革命后,时局真的变了。1977年春天我听到一个好消息--让我去本村新建的中学当教师。这是我从兰州回来十多年就盼望的职业。

说到教学,让我回想起在甘肃省冶金局工作的一段往事。1961年,甘肃省成立了一所由省冶金局直接管辖的“冶金技术工业学校”。局党组织决定派我到北京钢铁学院进修学习,学期二年,毕业后到这个学校任教。北京钢铁学院和弟弟上的北京石油学院离得很近。当时调令下到生产科后,科长张孔荪就把调令压在他办公桌上的玻璃板下面,无论如何都不愿放人。这是副科长吴大成给我说的。知道这件事后,我还和科长闹了很长时间的别扭。

现在又让我到学校去教学,心中当然非常高兴。没想到去学校教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学校新来了一位校长--王法士。这人的工作一贯认真负责。他来到尹庄学校以后,多次请求大队,增强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听定祥说:支部已四次召开会议,研究抽谁去学校教学的问题。因为学校想让你进校教学,明善一听大怒,说: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让一个资产阶级思想的人去教学,能教出来好学生吗?若让他去,地主韩金柯还能教呢。王校长得知情况后,在又一次的讨论会上谈了他的意见:我来到尹庄,一心想把学校搞好。我走访了村内一百多户人家,根据大家的建议,我提名让尹明道到学校任中三毕业班的数学课教师,如果支部真不同意我的意见,我只好卷行李走人。此时明善已是寡不敌众,只好同意王校长的意见。但他还是采取了一个非常稳妥的措施,把他儿子转学到其他地方上学了。

我于1977年6月8号正式去尹庄学校报到,担任中三毕业班的平面几何课,代数由王进修老师担任。我的待遇是每天记一工的工分,另有每月6.3元的工资。进校的头一年,就教二女儿小娟所在的那个班。在课堂上目睹了全班每个同学瞪着两只充满求知眼神的小眼睛,认真听课,心中十分感动。我下定决心,要把自己担任的课程教好。从这一年开始,我从一个农民成了一位人民教师。

 

42、课堂丢丑 戒烟成功

长时间的生活压力,和生活中的不顺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养成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吸烟。由于经济上的不宽裕,一般吸的都是最便宜的当时一毛三分钱一盒的铁塔牌纸烟。因吸烟量大,一天两盒还不够,就改吸小潮烟,就是两角钱一包的烟丝,自己备一个小烟袋和一个打火机就行了,一包烟能吸一星期。除了比纸烟省钱外,还没有那么大火气。但毕竟吸烟对身体产生许多危害,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就是咳嗽。每次咳嗽起立得很长一阵子停不下来,直到把嗓子眼的痰咳出来以后,才能停止,每次至少需要三四分钟。

记得有一次正给同学们讲三角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中位线定理,同学们正在听得入神时,咳嗽上来了,越咳越厉害,弄得两眼流泪,丑态百出,同学们也只有瞪着眼睛看着老师咳嗽,无奈地等着。事情过去以后,心中很自责,这是来到学校以后第一次在学生面前丢丑。

必须下定决心戒烟!说实话,这个决心不是下过一次两次了,每次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一个月就又吸起来了。有时一面看着报纸上对吸烟有害的报导,吸一支烟少活三分钟,到烟瘾一上来,少活六分钟也得吸。看来没有外界压力的自动戒烟很难成功。正因为在课堂上的丢丑,我终于把烟戒掉了。我高兴的在日记上写着:1977年,43岁戒烟成功。现已戒烟35年,若有人在跟前吸烟,已有接受不了的感觉。

这是为了同学们的正常学习,良心受到自责的情况下戒烟成功的。如果现在仍继续吸烟,恐怕身体早就出了大病。我现在的一个邻居和一个堂弟,两人都是由于吸烟引起的肺癌而去世的,去世时间只相隔6天。我衷心告诉所有吸烟的人,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别人,都应当尽快的把烟戒掉。

43、开封寻师

1978年,有一次我乡教办室在慈周寨高中召开全乡数学教师座谈会,让大家互相交流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和建议,会后还每人发了一本书供教学参考,书名是“初中平面几何习题分类汇编”,作者楚洞书。拿到这本书后,心中无限惊喜,思绪万千。楚洞书,难道真的是在开封上初中时教我们的几何老师吗?但又想,我已初中毕业25年了,那一届毕业生都有一百多名,他还能认识我吗?为了找到楚老师,取得他对我在教学中的帮助和指导,我就采取了投石问路的方法,给楚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简单写了怎样看到他的书,和我现在的教学情况,把信寄到:开封第二初中 楚洞书 老师收。

真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没过几天,楚老师就给我回信了(如图)

楚老师的回信

信中写道:明道贤生,你在开封二中毕业现已25年矣!尚能使我回想一二者,你身材高大,言语沉着,尤其几何作业,写的整齐有条理,快毕业时被人盗去,然乎?否乎?……看了老师亲手用毛笔工工整整书写的信后,倍受感动。毕业这么多年了,仍把我记在心中。

1979年的暑假,我带着楚老师编写的《初中平面几何习题汇编》一书,骑着自行车南下,过黄河,去开封寻找楚老师。去到我八岁就在这里生活长大的城市,不免引起我思想上的许多回忆,开封解放后,如何学徒、学医、如何偷考开封二中、如何和楚老师相处的三年岁月。轻车熟路,很快找到位于文庙街的开封第二初级中学,我的母校。二十多年的变迁,变化太大了。毕业时一排排的平房,现在变成一坐坐高楼大厦。好不容易找到了教师办公大楼和数学教研组的办公室,见到几位非常年轻的教师。向他们说名来意,他们很热情地接待我,并说楚老师因为身体不好,现已退休在家,又告诉我他家的地址。

原来楚老师家离学校很近,可能学校的老师已经电话告知他,我去到他家时,他已在门口接我。见面后,一点也认不出他了。当年给我们上课解题十分潇洒的楚老师,现在竟变成白发苍苍、手持拐杖、年过古稀的老人。我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向老师深深的鞠了一躬。落座后,我首先向老师汇报了二十多年来的生活变化,特别到学校教学以后的情况。楚老师说,他在我离校后,一直在二中任教,重点谈了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情况:因为我解放前曾在国民党的学校教过学,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每天被红卫兵压制着戴老吉帽(用纸糊的很高的尖帽子,上面写着戴帽子人的姓名和罪名)游街示众 。我心量大,没当回事,教你代数的赵老师心量小,说丢不起这个人,就上吊自杀了。有的教师被下放到市郊的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你在这里上学时的教师已所剩无几了。

二十多年的心里话,一天时间怎么也谈不完。中午,楚老师和夫人我们三人齐下手做了一顿非常好吃的、永远不会忘记的、师生见面饭--西红柿炒鸡蛋捞面条。

下午,楚老师把他近期写的教案和本年度的教学大纲都找出来放在我的面前,又给我详细讲解了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讲究课堂的讲解艺术,直到在黑板上如何板书,以及如何备课写教案,都手把手的教给我,然后又找了一张纸,用毛笔工工整整的写了八句话,四十个字:

板书要工整,语言要清晰;本节重难点,更要有条理;

四十五分钟,分秒不浪费;下节新内容,同学定预习。

上学时老师传给我知识,教学时老师传给我教法。我双手接过千金难买的恩师教诲,再次向楚老师鞠躬示谢。这次开封之行,使我轻身而去,满载而归,我把老师的嘱托都一一用在了以后的教学之中。

 

44、一次数学竞赛的前前后后

到学校教学以来,我一直担任初中毕业班的数学课。每次讲新课之前,提问同学前一节所讲的问题时,都要想起在初中上学时楚老师上课提问我的那一幕。

那一次是开封市教育局组织十多个学校的数学教师来听楚老师讲课,上课铃响后,他手拿教案健步走上讲台,这天同学们喊老师好的声音也特别整齐。同学们落座之后,楚老师在黑板上写出需要同学们解答的题目,是一道作图题,即: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上中线的长,求作这个直角三角形。他问哪个同学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这次和平常可不一样,教室后面坐了那么多教师,吓得全班同学无一人敢举手,楚老师就点了我的名字让我去作。我到台上后用老师拿来的木制大三角板和圆规,很快把这个直角三角形作出来了,并写上作图的步骤,然后面对同学讲述了我作这道题的思路。如果直接用所给的两条线段的长去作图,是很难作出的,须考虑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所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利用这个定理,把中线的长增加一倍就是斜边的长,这个问题就成了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就作直角三角形了,问题很容易解决。楚老师满意的给我记了5分(当时考试计分是5分制)。课后楚老师对我说:听课的老师对你评价很高,说这个学生将来很适合当老师。

今天我真的当了教师,而且教的又是我最热爱的数学课。来到学校,真的如鱼得水,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还想法把这一枯燥的学科运用到同学的生活当中去,借以教育同学们。

有一次我讲完了三角形的五心定理:内心定理、外心定理、垂心定理、旁心定理、重心定理。讲最后的重心定理时,课堂上我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证明了三条边上的中线为什么交于一点,为什么交点到中点的长等于这条中线的三分之一,并让同学们自己在一张纸上画一个三角形,找出三条中线的交点,再进一步实际测量,来证明这条定理的正确性。大家的学习气氛非常活跃。为了增加同学们的记忆,又给大家讲了为什么这个定理叫重心定理。我用准备好的一个做针线活的大针,针尖支在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上,把针拿起来,这个三角形平平的躺在针尖上,不歪不斜,同学们连连叫好。知道了这一点,能使整个三角形重力平衡,所以称为重心定理。讲完这个定理,一看离下课还有时间,就问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我们作为一个人,能有几个心?大家热烈举手发言,我在黑板上用粉笔做记录,最后也总结出了五个心:忠心、孝心、诚心、爱心、偏心。我高兴的领着同学们对这五个心进行分析,要求大家要把忠心用于国家,要把孝心用于父母,要把诚心用于朋友,要把爱心用于子女,这对同学们来说就是以后的事情了,这句话使大家笑得东倒西歪。最后说到偏心,我说这个心可不能有,谁有这个心,最好把它变成重心,如果我对大家有偏心,就会直接影响同学们对数学课的学习。这一堂课,同学们真的是热情洋溢,我也为做到了一个普通教师的基本职责而高兴。

1979年春季,期中考试前,王法士校长从公社开会回来,给我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全县近期要举行一次数学竞赛,共二十二个乡镇,每乡抽5名同学参加,我们慈周寨乡共17所初中,教办室要求每校选出5名学生到乡里进行初赛,让我思想上做好准备,我俩还商量了具体措施。

我把这一消息也转告班上的全体同学:校长让咱班先选出10名同学作为重点辅导对象,每天的晚自习和星期六、星期天在学校实验室学习。为了不让同学们说我偏心,就专门在班内举行一次考试,从最高分向下录取了10名同学。为了能及时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我用架子车把家中的一个单人床和我的行李(被子、褥子、床单)一起拉到学校,住在我的办公室。每天和同学们一起复习做题,迎接竞赛。

二十天以后,以二比一的比例抽出5名同学,他们是尹西卿、尹西磊、李胜利、李胜霞、尹瑞芝。由我和王校长带领他们到慈周寨高中,参加全乡17所初中85名学生的预选赛。考完以后,5个同学高兴地围着我说:今天考试,尹老师给我们讲的重心定理可真的用上了,这是全卷分数最高的一道题(分值16分),我们5个全作对了。

五天后,王法士校长带着胜利的消息来学校报喜。前四名都在我们学校,尹瑞芝同学仅一分之差不及小果园学校的一名男同学。刚吃过午饭,尹瑞芝同学就一面掉眼泪拿着试卷来找我了,她哽咽着说:尹老师,你看这道题改卷老师为什么扣我4分?我仔细审查一遍,这是一道一题多解的几何题,她做题的思路完全正确,只是在书写的过程中步骤有些乱,不太简练,按标准也只是扣1-2分。我拿着考卷去找王校长,要求给予改正。王校长听后安慰我说:这事儿就算了吧,我们已经录取四名,这一名额让也让给兄弟学校。我立刻回答,让给别人我没意见,但你要去给尹瑞芝同学做一下思想工作。这样,本来赴县参赛的5名学生,都应是我们学校的同学,结果少去一人。

这次的数学竞赛,同学们可给我挣了脸面,我也给王法士校长在乡里挣了脸面。年终在全乡的教师大会上,我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还发了一块玻璃匾,里面镶着奖状。1985年教办室党组批准我为中共预备党员。

45、无奈地走下站了十年的讲台

十年的教学工作,圆了我的教学梦。每天给同学们上课,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每个青少年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看到他们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的求知精神实为感动,也使我深深体会到了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的深远含义。我从一个农民,成为一个人民教师,太不容易了。十分感谢王法士校长对我大义凛然地推荐让我从事于我最热爱的事业。自从进校以来,我就下定决心以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努力工作,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教育事业。

没有想到的是,事与愿违,这二年不知什么原因,总觉得身体不适,后来发现右大腿部和腰部的右方,原来的两个小疙瘩越来越大,并且长的很快,腿上的摸着有鸡蛋大,腰部的像柿饼一样。尹秉祥老师看到后,就催着我说,你不要光忙于工作,最好尽快到医院检查一下。有一段时间两只脚还浮肿,用手指一按一个坑。虽然身上出现这些不祥的征兆,但也没有疼痛的感觉,所以我仍然坚持工作,打黄昏给同学们批改作业。尹西磊作业干净整齐,从头到尾没有一点错误,我改完后给他写的批语是:学习精神感人,学习成绩超人!韩志民同学家里很穷,但他非常用功,刻苦学习,大小数学考试,满分次数多,最低分数没有少于95分,作业本上,写字画图找不出一点毛病。我给他的批语是:生活水平低,学习水平高,只要有志气,困难全可抛。我还向英语老师学几个单词,专门用于给同学批改作业用,如Very good! (很好) Come on! (加油) Try hard ,Strive (努力) Fighting (奋斗) ……以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鼓励他们认真做好作业。

1988年被我称为救命恩人的王法士校长也调走了,去牛屯乡当了乡长,又换了郭俊士校长。我无奈的向郭校长说明原因,就离开了极不愿离开且站了十年的讲台,回家休息治病。在学校时,由于年龄大,教龄短,几次民办教师转正考试均未能参加,到最后全体民办教师转正时,我已68岁,且又离开了学校,从而也就彻底失去了民办教师转正的机会。但我对从事十年的教学工作从不后悔。因为这是我一生最热爱的事业。

小车不倒只管推,决心在自己晚年,继续努力。在我75岁那年,编写了一本《初中平面几何定理汇集》,把初中平面几何中所有定理总结在这本书内,让后代读书的孩子们随时都可以参考选用。接下来又用了两年的时间把从文化大革命以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三十年间高中招生试卷中的难题和我教学中保存的一些难题,作了整理,每题都做了答案,编写了五集平面几何题解,共400余题,让我下代的孩子们进行保存,作为一生对社会的一点贡献。

更使我感到高兴的是,在初中教学时,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许多同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仍念念不忘教过他们的初中老师,每逢教师节还给我来电祝贺。尹西磊同学大学毕业后在郑州工作,得知我患了糖尿病,特意给我买来日本进口的血糖仪,便于及时检测血糖。尹西卿同学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分配到北京工作,2010年听说我到北京旅游时,几次到我住的宾馆找我谈话,还买了许多北京特产,并宴请我和家人到高级饭店吃饭,以示二十多年前的师生情谊。

(待续)

 

本文经作者或其家属授权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文责由作者自负。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