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生如梦

 

平湖电影院记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有什么?因为经济条件极其有限,普通人家没钱买收音机,电视机就更不用说了,一般的家里最多就是安一个广播喇叭,天天听平湖广播站的广播节目;看书报杂志,只有到图书馆、少年宫,或到租书店租书看,自己买书来读无疑是件十分奢侈的事情。所以呢,电影院就成为我们最喜欢去的娱乐场所,看电影是我们那时最喜欢、最频繁的文化娱乐活动。

平湖电影院应该是解放后平湖城里一座比较讲究、比较飘亮的新建筑,影院大门和放映大厅正门前都有数级水泥台阶和几根粗壮的水泥圆柱;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门厅上面还有工农兵形象的装饰(就是那国产老电影的片头图案,见下图),门厅里曾一度挂着赵丹、孙道临、田华、秦怡等电影名星的大幅照片;大门两边是两大块电影广告,四张一开白纸拼起来的尺寸;门厅外面,西侧是一排南北向的玻璃厨窗,里面有电影预告和介绍,东侧是一排黑板,上面是用广告颜料书写的观众影评和感想;门厅和放映厅之间由砖铺路面相连,路旁有花草树木,放映厅门口四周种的是棕榈树。

电影院放映厅有36排座位,每排30座,分单号、双号两边排列,1、2号座位在最中间,11和13座之间以及12和14座之间有两条纵向走道,20排和21排之间以及35排和36排之间则有两条横向走道。还记得,夏天时12排的11和13座以及12和14座是“雅座”,因为上面正好是吊扇,当年酷暑时吹电扇绝对是高档消费,咱家里可只有几把蒲扇。看场电影需要多少银子?成人票每张1角4分、(1米2以下)儿童票8分,学校包场更便宜。(我自己常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四十多年前有些事情的细节现在还记得清,而如今有时候昨天发生的事情也会忘得一干二净?)

 

《西藏叛乱》影片相关照片

平湖人里像家父那样的老一辈,不把电影叫“电影”,叫什么?叫“影戏”,电影院就叫“影戏院”。“影戏”这个名称非常形象哈!记得我第一次进平湖电影院之前,我姐姐怕我这个从没有看到过电影的小弟弟给吓着,特地给我打了一剂预防针:告诉我电影呢就是一块白布上面的影子,有的时候会看到这影子里的人脸越来越大,也许会大到一张脸、有时甚至只有两只眼睛充满整块白布,不要害怕,那不是真的,只不过是个影子。记得我第一次在平湖电影院看的电影叫《西藏叛乱》(应该是新闻记录片吧,电影名字记忆可能有误),只记得背枪的对伍在雪地里行走的镜头,其它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记忆中,在平湖电影院里看过哪些电影呢?按故事的类型一一列在下面。

 

一般故事片

《家》、《春》、《秋》,从头到尾很压抑的情节,伤感,里面的大哥最没有用。

《甲午风云》《林则徐》,孙道临演的林则徐,现在还是爱国主义的教材吧。

《乌鸦与麻雀》30年代拍摄的,只记得这片名。

《白毛女》,由歌剧改编,田华演的喜儿,还记得杨白老喝盐卤的情景,满面流泪地唱道:“喜儿喜儿你睡着了……”。

《五朵金花》,里面的插曲至今还在唱。

《达吉和她的父亲》,也是少数民族题材。

《阿娜尔罕》,其实只是对那幅半遮着脸的电影广告印象深刻,后来在网上看到,感到特别熟悉,原来那是著名画家黄胄的作品。

《阿娜尔罕》电影广告

《女跳水队员》,片头每次跳水溅起来的水花便变成角色和演员的名字。

《蚕花姑娘》是江南水乡的故事,听说有些外景好像是在海宁拍的。

《大李小李和老李》,喜剧,里有个饭馆叫“得月楼”,一位胖顾客对着一碗大肉面说:“这块肉……”(扬州口音)。

《女理发师》,把家里的公鸡也用来练剪刀功。

《国庆十点钟》、《秘密图纸》,反特片,里有个特务说话结巴:“火……火……火……火车……”,公安局由此找到线索。

 

革命斗争、战斗故事片

《铁道游击队》,插曲“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薇山湖畔静悄悄,……”,满抒情的。

《苦菜花》、《冰山上的来客》、《怒潮》,几首插曲都十分精彩(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送别等)。

《董存瑞》,演英雄的演员脸长的什么样子,至今还有印象。

《野火春风斗古城》金环、银环姐妹俩由一人所扮,演出两种性格,当年好评如潮。

《野火春风斗古城》电影广告

《林海雪原》与小说同名,但讲的只是智取威虎山的故事。

《洪湖赤卫队》、《红珊瑚》、《红霞》都是歌剧改编的,“洪湖水,浪打浪,……”“盼红军,到北方,……”当时没人不会唱。

《革命自有后来人》,就是后来的《红灯记》的故事。

《烈火中永生》,小说《红岩》(江姐、许云峰、成刚等)的故事。

《智取华山》,消灭国民党残部的故事。

 

民间故事片

《刘三姐》,里面的山歌一直流传至今。

《画中人》,故事很有中国传统特色。

《马兰花》,让马兰花开花的口诀是这样的:“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戏曲艺术片

《洛神》,梅兰芳主演,当时不会欣赏,梅先生一个人手里拿根太监拿的那种“掸帚”,伊伊呀呀唱半天,没有劲。家父却说,精彩!

《四进士》,京剧,宋士杰打抱不平,有点意思。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绍剧,电影特技把神话故事演示得活灵活现,当时轰动整个平湖城,街头巷尾,饭后茶余,人们无不津津乐道。

《红楼梦》,越剧,此片当年也轰动整个平湖城,宝玉说:“林妹妹,我来迟了!……”景头突然迅速推近成一个特写,印象特深。这确是百看不厌的精品。

《追鱼》、《柳毅传书》,越剧,记忆里,鲤鱼精最后还俗,穿一件粉红色衣服;柳毅拿着龙女的头钗在一棵大树上敲几下,发出悦耳的声音。后来买来VCD一看,记的没有错。

《朝阳沟》,是豫剧还是吕剧?

 

少儿故事片

《小铃铛》,小木偶造型非常可爱。

《小铃铛》电影广告

《宝葫芦的秘密》,小主角和同学下象棋,心里想吃对方的马,宝葫芦立即帮忙,棋盘上的马立即到了嘴巴里。

《小兵张嘎》,这戴着破草帽的脸,怎么也不会忘记。

《小兵张嘎》电影广告

《英雄小八路》,影片最后,那些福建沿海的红领巾一边手拉手接通了电话线,一边唱的歌就是后来作为少先队队歌的那首:“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动画片

《济公斗蟋蟀》、《孙悟空大闹天宫》,小孩子当然最喜欢看动画片了。大闹天宫只看了上集,一直等看下集,等啊等啊等到了文革。下集是上几年回国买了VCD才看到的。

 

科教片

《知识老人》系列,有一集是讲氧气的,一群氧气分子一边跳舞一边唱:“我氧气,用处多,……”片子里用小木块上面点一截蜡烛,放在水面,再一个玻璃杯罩在上面,演示氧气的作用和在空气中占的比例。

 

译制片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看影名就知道是苏联片,打的一塌糊涂(当时我们小学生之间的评语)。

《巴格达窃贼》,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主角在海边捡到一瓶子,从瓶里冒烟,出来一个巨大的魔鬼,……还有一只千里眼,可以看到公主有危险了,……魔鬼带了他去救公主,巨大的魔鬼在天上飞,他伏在魔鬼的背上,双手紧紧地抓住魔鬼的头发,……最后魔鬼又被骗进了瓶子,赶紧把瓶塞塞好……。网上搜了一下,《巴格达窃贼》的故事不是这样的,呵呵呵,大概记错了。

《东方红》,叫“大型史诗歌舞”,所以归不到上面的这些类型里面。当时觉得那一男一女的朗诵特别精彩:“……天,是黑沉沉的天,地,是黑沉沉的地……”。后来有一个类似形式的剧目,题目忘记了,主题是抗美援越。

 

1966年文革以后,以上剧目(《小兵张嘎》除外)全部归入了一个大类:即“反党、反社会主义、修正主义、资产阶级大毒草”,《小兵张嘎》和下面几部是文革期间允许放映的文革前拍的老电影,平湖电影院里放过m遍,本人看过n遍:

《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英雄儿女》。

还有两部“欧洲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的:《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两部苏联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国产的有新闻记录片《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等。

那么多“毒草”是需要批判的,所以文革中还放映“批判电影”,我记得以“批判”的名义看的电影有:

《逆风千里》,解放军押送国民党俘虏的故事,一个被俘的军官对解放军战士说:“我想吃只鸡。”看到这里我想:我们家现在也只有过春节才杀一只鸡啊!

《武训传》,赵丹主演,武训乞讨筹钱办学:“打一拳,两个钱,踢一脚,三个钱……。”

《刘少奇主席访问印尼》,彩色新闻记录片。

文革期间不是还有“样板戏”么?是的。但是七○年我离开平湖的时候,样板戏电影还没有拍出来。然而那时我确实在平湖电影院看过样板戏。此话怎么讲?我看的是“电视屏幕片”《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和《白毛女》。什么叫电视屏幕片?就是把电视录制的片子制成(黑白的)电影胶片,拿到电影院来放映,“以满足广大革命群众渴望早日看到革命样板戏的愿望”。(当时报纸的话语。)

记忆里在平湖电影院里看的片子,竟有60来部,实际看的当然远不止这个数字。平湖电影院里,我们曾经度过了许多许多难忘的时光……。

(本篇插图均来自网络)

(待续)

 

本文经作者或其家属授权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文责由作者自负。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