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昭国

 

梭罗

1968年12月28日早晨9点18分,我乘上了北京开往重庆的九次特别快车,列车缓缓地平静地驶离了北京站,虽然我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这个我出生、成长的地方,我一天也不想再呆在这被批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了,继续呆在被所有报刊批判为的“象牙之塔”中了,我只愿尽早的参加工作,我们一定会在基层单位受欢迎的,是对社会很有用的人。

我的座椅是个短座椅,也就是那种可坐两个人的,这样一来,刚好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个是北大数学系的,一个是京工五系的,加上我一共三个男生,刚毕业的男生们坐在一起是最不设防的,加上又都是从北京一直坐到重庆的同路人,从自己的专业到这次分配的单位,从“文革”中趣闻到个人的派系,谈起个没完没了。车上的第一天一言不发地是个女生,她静静地听着这些人天南地北的一路神聊,(北大的分到南川、京工五系的分到华光,我分到永光厂)。第二天,当对我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她终于加入了我们谈话的行列,她是西安军医大学毕业的,这次分到重庆某部队,刚刚利用报到前的空隙,回天津家中探望了一下,现在完全跟我们一样,赶在年底之前,去工作单位报到。(我没有看到有人记下任何人的通信地址)。

第三天(30日)的早晨八点多钟,列车经过四十七个半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了它的目的地,从天寒地冻的北国,穿越了五个省市,来到了依然春意盎然的天府之国。列车一越过秦岭,真像飞到了另一个世界,山坡上,田野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到处充满了生机。重庆菜园坝是九次列车的终点,我们客套地互道一声再见,就各奔西东了,能不能再见只有天知道。

我一出火车站,第一个意识--是不是走错了地方,楼房、平房都建在山坡上,从山脚一直排到山顶,像照片里的拉萨。乘坐第一次见到的爬坡代步交通工具--缆车,只一角钱就把我们送到了高高的山坡顶上。蜿蜒的街道、热闹的商店突现在我面前,重庆--却原来是这样,完全一座建在山上的城市。顺着先到几天的同学的指点,我还看到了大田湾的具有标准跑道的巨大体育场。

太劳累了,赶紧找个招待所休息一下吧。花了几分钱,乘了几站公共汽车,又走下了几十步石头台阶,总算找到了可以落脚的地方。这是位于市中区大阳沟的招待所,它几乎被刚分配的学生挤满了。我就住在二楼走廊尽头的房间里,躺在单人木板床上,长时间睡不着,像仍然乘坐在行进的火车上,床铺伴着均匀的铁轨的撞击声,轻轻地摇晃着……长长的一觉醒来,已接近下午两点。

闲谈中有人说起,这个招待所里,还住着一位分配到永光仪器厂的。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在这完全陌生的城市,总算遇到一位奔向同一目的地的同路人。

我很快见到了他,他脸上一脸的小坑,那应该是儿时生大病留下的痕迹,看起来比我老成、稳重而充满了自信心,这是一个可交的朋友。他姓仇和我同校,是北京工业学院一系的,他们系只有他一个分到永光厂。

我们打听到工厂在重庆设有办事处,说是在“肖四哉”,在离朝天门码头不远的长江旅馆里,当时我们就找去了。

旅馆是一座中间有不大的天井的五层楼房,那是木楼梯、木地板的旧式楼房。一进旅馆,就立即就闻到了一股只有在大众浴池里,才特有的霉湿气味儿。在二楼一间不大的房间,我们找到了工厂驻重庆的办事处,见到了负责的金老头,他看了一眼我们递上的介绍信和报到通知,好像无所谓地听了我们的简单介绍,他告诉我们:“你们可以坐长途公共汽车去,广安县代市镇下车,向前再步行十里,就看见一个叫梭罗的小镇子,也就到工厂了。不过,要到沙坪坝总站去坐。”

我暗暗地想,在小说“红岩”里,我就知道了沙坪坝这个地名,那里曾有党的秘密交通站,而且离渣滓洞不远。我们想搭乘工厂拉货的卡车走,这样可以省去了两头问路、走路的不便。“那还得等两天。”他没有任何表情地说。

熟悉一下重庆也好,我和老仇不谋而合。我们一起退掉了招待所的床位,搬进了长江旅馆。

我们一出旅馆大门,左手边是一个停车场,经过停车场继续往前是一段爬慢坡的街道,门牌上明白地写着:小石子某某号,我恍然大悟,人家告诉的“肖四哉”却原来就是小石子!只不过用重庆话讲出来,我就完全不知所指了。路边就有卖小吃的小摊,一张小桌,几把小竹凳,小炉子上坐着一个提锅。肚子感到饿子,问了一下价格,小面一角钱一碗,抄手(北方称混沌)一角五一碗。我们各要了一碗小面,面发黄,碱味儿很重,不过,佐料还是挺全的,盐、味精、葱末、酱油、醋都有,在面里还下了几根萵笋叶,问过我们不吃辣椒之后,在我们碗里又加了一点清油。我坐在陌生城市街道的小摊上,端着一个粗瓷碗,开始品味独立生活的酸甜苦辣。

吃过小餐,到火车站取出行李,运回长江旅馆。行李很简单,每人一个铺盖卷,一个小箱子而已。我们重新开始沿大门所对着的大街游览市容,(会很容易找到回头路)。街道两旁一些很有年头的高楼,门口挂着金融机构的牌子,我好像熟悉它们的尊容,想起来了,电影里,在反映1949年以前旧重庆的电影里。

再往前走,路逐渐变成了慢下坡,笔直地向江边去了。

那个很有名气的朝天门码头就在眼前,右手边是滚滚流淌的长江水,左手边是静静奔涌着的嘉凌江,两条大河在这儿汇合在一起。我的生活也从此跟四川重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北京出发到现在已经两天半了,除了半路见了几分钟阳光之外,没有见到过一个完整的晴天。房子、街道都是顺坡建的,分不出个东南西北来。不过,完全没必要分辩方向,我到底明白了到北京“串联”的南方学生,问路时的尴尬:你告诉他往东、往西,他听不明白,非要你告诉他“往左、往右”不行。

当天晚上,金老头通知我们,第二天搭乘工厂的运货卡车去工厂,我们一起把行李送上了停车场里已装上盘条的卡车。十几盘青蓝色的盘条,并不整齐地躺在车箱里,我俩的简单的铺盖卷,就夹在盘条中间。那是一辆较新的解放牌卡车,司机姓李,高高的个子,一口地道的山东话,胡子大概有几天没刮了。

天还没有放亮,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长长的汽笛声,早上起来上街一看,很多人都忙碌起来了,拉板板车的、扛棒棒的、背着背篓赶路的,很少有汽车开过,骑自行车的更是少见,这对在北京城里长大的我,也真算是少见多怪了。

街对面一间屋子冒出的水蒸气,加重了城市的冰冷的雾气。不断地有人提着热水瓶出出进进,我好奇地走近观察了一下,墙壁和天花板被煤烟熏得黑黢黢的,在长长的炉台上,排放着十几把铁皮水壶,从喷着蒸汽的壶嘴那里发出轻轻的嘶嘶声。有人提着热水瓶来打开水,一分钱灌一壶,这真是一个很需要的服务行业,附近的单位和家庭自己就不用单独烧开水了,急需热水的时候可以随时去提开水。当地还给它起了个很特别响亮的名子:老虎灶,不知是因为它的灶台又长又大,还是因为它的其它什么。

李师傅就来叫我们准备上路了,随他们走出了旅馆。卡车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解放牌老式车,驾驶室只有一排坐位,算上司机只能坐两个人,另一个是采购员理所当然的坐位了,如果坐仨人那就很挤了。我们俩心安理得地爬上车厢,今天只好与满车的盘条为伍了。

卡车在陈旧的街景中匆匆穿过,街道两旁以简陋的木板房为多,房子的柱子歪歪斜斜的,多数还带有阁楼,屋顶一色的小青瓦。

卡车顺着蜿蜒的街道跑了约二十分钟,车过沙坪坝没停,商店的大字招牌上明白地写着哪!卡车左拐了一个直弯,又开了十几分钟后,离开了破旧的街道,出城区了。

车开始沿着田野上的沙石路行驶。颠簸了约个把小时,卡车来到了一条大河的峡谷,汽车路就像挂在河流右岸的峭壁上,穿过两条不长的石头隧道,又走了几分钟的下坡路,卡车停在了北碚的渡口。

北碚在嘉凌江边,江面不宽,水很大,渡口的工作人员不紧不慢地工作着,我们从到江边开始等待,到登上对岸离开渡口,足足有半个小时。

车一过江,就又开始爬山。卡车卯足了劲儿,发动机吃力地吼叫着,一直挂着二、三挡,沿着华莹山的左边山麓向前向上行驶着。右边时而是陡峭的石壁,左边时而是深深的山谷,山区的公路顺着山势向上向前弯曲地盘旋着,好像没有尽头。

卡车奔跑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向右拐进了一条长长的峡谷。路好像越走越窄,两边陡峭的石壁就要挤到了一起了,左的小溪紧靠着公路,公路紧靠着右边的石壁,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境界了。

山势险峻的路段不长,车只开了五、六分钟向左一个急拐弯,卡车钻进了一个平缓敞亮的山谷,在紧靠小河边的沙石路上轻快地奔跑着。不知不觉中爬上了山梁,又很快顺着盘山公路下到了另一个谷底。

汽车通过一座小石桥后,在一间不大的饭馆边停下来,“吃点午饭再走”司机师傅像对我们说的。从渡轮到现在已经三个多小时了,该下来活动一下了。我跟老仇随便吃了点东西,看见司机他们还在吃饭,估计一时也开不了车,就一起走出来,到附近看看。

这个镇子叫“溪口”,是山中一块不大的平地,刚才经过的那条小河,就是从镇子东南方的山澗里边流出来的,两边的石壁像利剑劈开的一样,高高的耸立着,又像打开了一条缝隙的山门。从那墨绿色的山澗里,缓缓地流淌着一条小河,我真想沿着那条河流,朔流而上,去探寻那幽静小河的源头。

两点刚过,又要赶路了,汽车又继续在山间蜿蜒的公路上颠簸了。天开始下起毛毛雨,老仇拿出一件塑料雨衣,我们俩顶在头上,背靠着驾驶楼,俩人紧靠在一起。再也顾不得留恋沿途的景色,低着头任风雨吹打着。汽车大概又跑了一两个钟头吧,雨小了,雨停了,车驶离了险峻的大山,开始在低矮平缓的丘陵中奔跑、穿行。

不久,当汽车刚翻过一个大坡,一个大镇子就突现在正前方,围着镇子右边,汽车绕了一个弯,拐上了一条路况很差的公路,前面的路又直又“平坦”,只开了五分钟,汽车开始下大坡,路况更差了,路中间被雨水冲刷的水道好像没有人修补过,路基的石头裸露着。汽车七颠八扭地顺坡往下溜,好不容易下完了这个长长的大坡,放眼望去,在坡的左前方还有条不小的河。在一个席子搭成的“大门”旁停下来,“下车吧,到了。”我不经意地看了一眼手表--五点零七分。

梭罗在哪?我们四望,只有望不尽的绿色丘陵,伴着一条在此处拐了个大弯的河流。

我牢牢记住了这一时刻,1968年的最后一天,我到了永光仪器厂,生活开始重要的转折,我可能要在这里生活很多年,在这里成家、养育后代。

 

老高及小许

老高是和我同住一个“单工”宿舍的,大名高固庆,山东省聊城人,中等个子,瘦瘦的,是我参加工作后遇到的第一位顶头上司--“连长”(工厂的车间主任,“军管会”时期都按部队的称呼)。

1969年元旦刚过,我就到车间报到了,因为当时工厂的装配车间还没有建,所以只好先跟冲压车间一起学习(整个工厂还没有开工生产)。冲压厂房就是在山坡上建造的三栋“干打垒”平房,墙体是用当地开采的未经平整的“毛石”加水泥垒砌成的,外墙之粗糙那是不用说了,内墙只是稍微“找了一下平”,薄薄地涂了一层石灰水,大扫除时打算彻底清除一下墙壁的灰尘,可真是太难了。老高就是这个车间的头,代管我们装配车间的十几名职工。老工人,人不多,来源可挺广的:昆明光学厂的、泸州化工厂的、包头机械厂的、重庆空压厂的。另一半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分配来的学生,七、八个是重庆工业学校的中专生,另加上一个先分来的四川大学的大学生,她姓谢比我高两级,我们真可算来自四面八方了。说起“学习”来,无非是读报,读“两报一刊”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指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每次学习都是从老高讲话开始的,他底气略嫌不足,加上他那浓重的山东口音,讲话缺乏感召力,但是,他对人还是很真诚的。我决定搬进他的单工宿舍里,与工人阶级打成一片嘛。那个房间只住了两个人,而且地点离大食堂很近。吃饭、打开水都很方便。那是一栋平房,一字排开共有六间,高高的小灰瓦的屋顶,四面厚厚的“干打垒”的土墙。门前的山沟里生长着绿茵茵的庄稼,再往远看是满目青山,象一道深绿色的“青城”,沿着渠江向右前方延伸,色彩越来越淡,直到跟灰蒙蒙的天空的融合在一起。

大陆最后一个省的“革命委员会”成立了,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祖国山河一片红》,我也拟了一副对联:“春风荡漾山河碧;晴阳映染大地红”。

春节就要到了,同宿舍的小许的毛笔字写得好,正在为很多人写对子,我又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作了一副:“俯饮渠江水,思念四海波涛;远眺华莹峰,倾听五洲风雷”。横批是:“红心向党”。以表达自己安心山区三线建设的决心。小许一写出来,我们马上贴在宿舍的门框上了。其实,这中间夹杂着自己展示文采的意思。

1969年元旦刚过,我就从厂财务组领到了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份工资--四百二十五“大毛”(北京属于“六类”地区,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工资当时是四十六元)。第一个月我是这样安排使用的:买了二十元的食堂饭菜票,寄给母亲十元,扯了七尺卡璣布,颜色黄不黄、绿不绿的斜纹棉布,拿到下面,去梭罗小镇,找那儿的裁缝,做了件上衣,小翻领,上边一个兜儿,下边两个兜儿的那种,当时最时兴的“军便服”。身上穿得那件兰上衣,被阳光晒得掉了色不说,袖口的边儿都已经磨穿了,虽然我曾经用黑线锁过边,当然,那针脚是很差劲的了。

那时,从厂区到家属区的路上,有一个供销社,那是一连七间的平房。供销社不小,一排房子是完全贯通的,靠外侧的一半,是营业区,一连串的柜台、展柜,房子的另一半,用粗糙的竹蓆子隔开,那就是售货员们的睡觉的地方。1969年初的时候,那个供销社的物资供应可是很差的,四川经过几年的停产闹革命,一年多的“武斗”,物资库存都折腾光了。厂里的职工买不到肥皂、牙膏,平常洗衣服、刷牙,对每个人来说,还是必不可少的。也只好,写封信,向在北京的妈妈求救了。

1970年7月底,我同刚完成旅行结婚大事的妻子回到了永光厂,因为暂时没有房子,只好暂住回各自先前的单身宿舍里,我就回到“干打垒”的平房里。宿舍里只剩下小许一个人,老高回山东聊城探亲去了,还没有回来。

小许,年龄比我大俩月,个子比我小一点,一双明亮的眼神里透着老练和成熟。他是个民工(从农村招收的专门搞基建的农民工),在基建科负责收料(沙、石子、石材、竹子等)工作。据说在1967年基建劳动中负了工伤:他拉着一车条石,顺着长长的下坡路往下溜,速度太快加上道路坑坑洼洼,车翻了,石头砸断了他的一只右前臂,经过大约四个月的治疗和恢复,骨头算是长好了,但是重体力劳动是干不了了。他聪明好学,自己买了一把二胡,据说,拉二胡能锻炼右前臂的功能,现在他已经磕磕绊绊地能拉完好几首曲子,他很喜欢唱歌,男中音的嗓子挺洪亮,尤其是四川民歌唱得很地道,当唱到川江拉船号子时,真是把整个身心都投入进去了。我星期天常约他,一起爬上厂区旁边那不高的山顶,就坐在工厂高位蓄水池边的草地上,跟他学唱歌剧《江姐》的序曲,那是一曲合唱的背景音乐,中间夹带着纤夫深沉的号子。“川江号子”的旋律体现了四川的地域特征,你一听见那沉重吃力的“号子”,仿佛就看见了:赤着古铜色脊背的船工们,沿着坎坷崎岖的江边小路,拖着长长的纤绳,低头、下腰、蹬地,拉着满载的大船,逆流而上的情景。再加上小许时而高亢的激情,和那带有浓厚地方口音的民歌风味儿,真不亚于李双江演唱的《旋涡里的歌》,我被那情那景、那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深地陶醉了……“长江流水长又长哎,波浪滚滚向远方哎,高山悬崖挡不住哎,冲出三峡向海洋。……”一直唱到太阳没落在远山的后边,天色开始暗下来的时候。

1970年8月中旬,我因结婚分到了房子,告别单身宿舍的日子没有几天了。一天晚上,当屋里只剩下小许和我两个人的时候,我们俩各自己的床边,我心里正思忖着,说点什么好呢……我们俩年龄不相上下,只不过他从小生活在边远偏僻的农村,可我的一大半的童年在大城市度过,看来,我们俩的智力也相差不大,可他只上学上到初中毕业,就下地干活了,我却上学上了一十七年,相比之下:他是农民“二哥”(那时候,称工人老大哥,厂里的工人师傅们,就对“农民兄弟”也戏称“农二哥”了),我却成了“臭老九”。在一个房间里一起住了一年有余,从我刚搬进来的时候,他对我心存戒心,现在快分别了,我们之间还真有点恋恋不舍呢。……小许这时开始不紧不慢的讲起来:

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我跟同班一位女同学感情很好,我们之间在学习上经常互相帮助,下午放学后,回家要共同走一段很长的石板路,我们的心慢慢地贴近了,初中毕业时,我们各自回到自己的生产队,那时只有开始“修理地球”的体力劳动,彼此见面的机会是少多了,只好在每周一次的协兴镇“赶场”那天,才能匆匆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话。至于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愿时间和日月伴随我们一起长大吧。我二十岁那年,有个把月没有见到她,她生病了?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我有许多天寝食不安,我无奈之下只好给她写了封问候信,让她务必答复,几天后她回信了,信很短:“我身体还好,勿念!我们之间的连系到此为止吧!”我不死心,拐弯抹角通过其它同学,终于打听清楚了事情的大致脉络,原来是比我们高两届的一位男同学,考上了大学,假期里回到家,通过家长的撮合,两家已经定亲了。

噢,我终于解开了长期存在心头的疑团,原来是那位“大学生”用他的学历优势,“夺走”了他的心上人,小许那初恋的体验是终生不忘的。就是那次风波,对他的打击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对第一次跟他同寝室的大学生的我,看来一见面心存戒备,略带一点偏见和敌意,我现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老高从山东探亲回来了,我和小许都很高兴,我跟他谈着回北京、去沈阳的见闻。顺便讲了个在回家的火车上,听到的骗子的故事。他很惊奇:“怎么?我这次也听到了完全相同的故事。”“我们当时听故事的人有三个,一听完,可没有一个人接话,都默默不语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我当时脑子很快地转了一下,别是用故事骗取我们的信任吧。”老高接着讲了他这次探亲路上的事:在火车上遇到的一个人,三十多岁,谈起他经常出差,到过许多地方,也讲了你说的那个故事。我告诉了老家的地址,欢迎到家里去玩。我和小许略有微词,老高琢磨了我们的不同意见。第二天他给老家的哥哥发了封电报,询问可有人找过他,对陌生人不要轻信。老高焦急地等待着回音,几天后,终于盼来了消息,大哥的来信简单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探亲的弟弟刚走三天,就来了一个人,自称和老高很要好,出差走到县城,钱被小偷偷光了。现在,连打电报的钱都没有了,需要借二十块钱。家里人一听,来人对老高这样熟悉,就放松了警惕。再说出门在外,谁还没遇到过急事,帮朋友的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行”很爽快地答应了。不想,两天后他又来了,说还没有等到单位的汇款,要借几十块钱的路费。手头没有富裕钱了,就没有借给他,他只好走了。总之,通过这次小小的被骗的经过,对一面之交的路上的生人,千万不能暴露个人的真实情况,还是那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

老高给我谈起他的家庭情况,上有一位老父亲,年纪刚过六十;一位单身的哥哥,全家的主要劳动力;体弱多病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其中一个正上小学。在一次跟父亲的单独闲谈中,父亲对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老人要“走”了,两个儿子舍不得他走。儿子一直追到河边,终于追上了,一个儿子劝他父亲回去,父亲说:“别追了,你上辈子欠我的,已经还清了。”另一个儿子也追上去,同样地劝说,父亲对他说:“你也不要追了,我上辈子欠你的,我已经还清了。”老高对我讲完了这件事,又接着补充了下面的话:“我听明白了老父亲的意思,就不要争谁对家里的贡献大了,哥都三十好几了,还没有成家。”(也真是,有谁愿意嫁给一个上有老人,还要拖着弟媳和两个小姪女的人呢?)我从老大爷的“故事”中,体检到老人家心地善良的用意。我至今遵循这样的作人原则:要懂得“知恩图报”,不管是上对自己的生身父母,是平对同事、同学、邻里,在与人相处中,那怕是对自己的儿女,决不能只知道贪婪地索取,而“一毛不拔”;在索取和奉献中应该巧妙地保持一种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一个正常的心态,才能做到处事处人不卑不亢、进退自如;只有这样,也能给对方以平等待人体验,任何怜悯和恩赐,都只会给人以藐视和压力。

老高是位复转军人,在部队担任过连指导员,脾气、为人都好。不久,就调山东“小三线”军工厂去了,我一直很怀念他。

(待续)

 

本文经作者或其家属授权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文责由作者自负。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